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员工不同意降薪遭公司开除

原告于2021年10月8日入职被告处,岗位为项目经理,双方签订了期限自2021年10月8日至2024年10月8日的劳动合同,约定年薪180,000元。2022年12月底,原告与案外人某某公司2签订了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约定原告的年薪为180,000元(其中包含单位及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本合同第五条出现的其他福利待遇),前11个月预支工资12,000元,剩余部分于12月份付清。庭审中,原、被告双方确认被告与某某公司2系关联公司,原告自2021年10月8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间劳动关系均与被告建立。

2025-07-15
劳动者工伤后与用人单位就补偿先行达成协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后能否再次提出工伤待遇主张?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工伤协商赔偿协议效力争议,核心问题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能力鉴定前达成的“私了协议”是否显失公平,以及劳动者能否在鉴定后主张法定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2025-04-14
用人单位是否能要求病假员工去其指定的医院复核?

是旷工还是病假?

2024-08-06
劳动者与关联公司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适用于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的关联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该竞业限制协议对用人单位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2024-07-08
居家办公模式下“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认定标准

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均未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居家办公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2024-06-19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虽经过民主公示程序,但并未实际执行,能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虽经过民主公示程序,但并未实际执行,能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2024-06-13
孕期女职工拒绝“调岗”,法院判了

2020年7月15日,于女士入职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20年7月15日至2023年9月30日,工作地点为太原市,期间于女士因职位晋升,工资调整为15000元/月的基本工资以及12000元/月的绩效工资。2020年底至2021年初,公司因经营情况不良进行业务调整,陆续关闭多个货源城市和交付城市,其中包括于女士所负责的北区部分城市。2021年12月3日于女士在医院就诊,查出怀孕。

2024-05-27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入职时签订的“自愿离职材料”,不能作为认定劳动者真实意思表示的依据

孙某于2022年6月18日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签订自2022年6月18日至2023年6月18日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存续期内,孙某与某科技公司针对劳动合同是否已解除及原因等发生争议。孙某为此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某科技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某科技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书、员工离职申请表、员工离职工作交接表、自动离职协议书等证据材料,主张孙某系主动离职。孙某称上述离职材料系其在入职时按照公司要求签订,只签了名字,日期处空白。仲裁裁决孙某系自行签订离职申请,驳回了其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仲裁请求。孙某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