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静安法院发布2020年度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

【2021.9.17来源于:上海静安法院】
为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就业环境,9月17日下午,静安法院发布2020年度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会上,通报了2016年至2020年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以及劳动争议专业化审判十年来基本情况,并发布十个劳动争议审判典型案例。
根据白皮书显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静安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728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642件,结收比达97.69%,较好地实现了均衡结案。从案件类型来看,劳动合同纠纷占比最大,共审结3367件,占五年来结案总数的92.45%,其余的分别为:确认劳动关系纠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人事争议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等。从结案方式看,判决案件2065件,判决率为56.70%,调撤案件1250件,调撤率为34.32%。
结合审判实践,白皮书分析了该类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劳动纠纷发生领域相对集中,涉案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高端现代服务业、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等均有涉及。
二是涉案劳动者年龄段和身份日趋多样,50岁以上及30岁以下涉案劳动者逐渐增多;涉案劳动者除普通员工,还有企业高管、中层、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是纠纷多发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争议相对较少;涉案诉讼请求除工资、奖金等常规项目外,提成、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新型用工劳动关系确认等新内容逐渐增加。
四是劳动用工关系流动性较强,80%以上的用人单位倾向于签订为期1-3年的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在涉案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到3年的超过60%。
五是群体性纠纷易受经济环境与产业政策的影响,多发生于企业因经济结构转型而改制、转制过程中以及企业裁员、歇业之时。
针对案件上述特点,近年来,静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贯彻“双保护”原则,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积极探索多元解纷,强化裁审衔接,加强各方工作联系,形成调处合力;完善繁简分流机制,通过强化立案审查、完善庭前准备等方式提升审判效率;开辟立、审、执“绿色通道”,畅通维权渠道,为化解纠纷提供便捷高效司法服务;多途径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双方依法用工意识和维权意识,发送司法建议规范企业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蓝白快评】
静安法院此次发布的2020年度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是对2016年至2020年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以及劳动争议专业化审判十年来基本情况的一次重要总结与回顾。白皮书对近年来劳动纠纷的多发领域、劳动者身份及年龄、纠纷多发时点、易引发纠纷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于用人单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