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规范劳动关系,青岛下月起行新规

2020-05-11

【2020.5.6 来源于:齐鲁壹点】

    为进一步规范青岛市劳动用工行为,日前,青岛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规范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意见》回应了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网络平台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法律关系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实际履行与约定不一致或双方未约定的,以实际履行情况认定,是基于约定优先原则,体现对新业态经济下灵活用工方式的开放态度;明确经协商一致签订且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电子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增强企业用工灵活性,助力企业发展;明确了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两种情形,体现诚实守信原则。

    《意见》对近年来社会上存在争议或歧义的问题进行了重申和明确。明确企业内部退养人员、待岗人员以及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并符合劳动关系构成要件的,按劳动关系处理;用人单位招用达到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的,或者招用年满十六周岁的在校学生的,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劳务关系;明确非全日制用工不适用带薪年休假、加班、医疗期、防暑降温费等规定。

    《意见》吸收劳动争议处理实践统一掌握的原则性问题。明确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但在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已经补正的,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有关经济补偿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依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不以2008年1月1日为界分段计算。

    《意见》还对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二倍工资的支付期间、劳动报酬的约定、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劳动合同中止情形消失后如何恢复履行、认定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意见》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5月31日。



【蓝白快评】

    《意见》从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等方面就青岛当地有关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明确,基本涵盖劳动关系领域中社会比较关注、企业比较关切但法律法规规定不是很明确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实施的可操作性。

    1、对争议问题进行重申和明确

    (1)企业招用以下两类人员的,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劳务关系:

    ①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且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

    ②已满十六周岁的在校学生。

    (2)明确非全日制用工不适用带薪年休假、加班、医疗期、防暑降温费等规定,除双方另有约定;

    (3)明确了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工二倍工资的两种情形;

    ①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者无正当理由不签订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自书面通知之日起的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②用人单位事后补签劳动合同的,除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违背劳动者意愿订立的合同外;

    2、明确了劳动合同制度履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网络平台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原则上约定优先,但与实际不符时以实际履行为准;

    (2)承认电子劳动合同的效力,双方需协商一致且符合《电子签名法》相关要求;

    3、对劳动争议问题统一意见

    (1)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以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已改正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二倍经济赔偿金的计算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不以2008年1月1日分段计算;

    《意见》还对企业生产困难时降低劳动报酬的程序、特殊情况下调整工作岗位、认定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