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员工疑因备婚请假遭职场霸凌跳楼自杀 家属起诉索赔28万

【2025.03.31 来源于:澎湃新闻】
据澎湃新闻3月30日视频报道,近日,合肥的刘女士称,名校毕业的女儿小琳(化名)疑因结婚请假,遭领导、同事霸凌后自尽。
刘女士称,2018年小琳通过校招进入某银行安徽分行。2023年11月,小琳因结婚请假遭到不公正待遇,刘女士称“备婚的时候她就要去请假,领导就跟她说你不能请,后来就突然叫她整理三年的纸质档案,又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跟她谈话十多次。”刘女士透露小琳去世前一天下午,她的领导陈某某还在跟她谈话,女儿出事前20分钟左右,陈某某还在给小琳父亲通电话。
对于家属的指控,陈某某并不认同,她说道:“与小琳认识不久,也未针对小琳,出事前并非频繁谈话,而是在进行操作业务风险梳理的讨论,两天半的时间内,只谈了十多次,最长也只有20分钟。”陈某某表示,经单位调查自己没问题。
陈某某解释称,因为小琳今年要被提拔,需要在系统内操作确认,所以多次向小琳及小琳的父母拨打电话,但小琳母亲电话无人接听,小琳父亲回复称小琳在睡觉。陈某某还提到,小琳在请婚假的时候说:“我明年也不一定领证”,让陈某某感到疑惑。
2023年11月23日下午,小琳从自己房间窗户跳楼坠亡。
据小琳生前工作区域的监控视频记载,陈某某于2023年11月20日、21日、22日在工作时间多次与小琳进行长时间谈话交流。
据小琳和男友及家庭群中的聊天记录,小琳多次在聊天中提到,提出请假后,被领导派了大量工作并遭到指责。小琳曾在家庭群内说,“我坚持不了了,被讲的拉肚子”“我去开个病假条吧”“是不是想把我逼走”。
银行提供的报警记录显示,2023年11月22日晚,小琳报警称怀疑自己误吸毒品,询问情况报警人说不清楚。23日5时46分,小琳通过内部软件请假称,请假半天,请领导来家里看我,我爸妈控制我,还有我朋友也在看着我。
据团队主管张某某微信记录显示,2023年11月22日晚,小琳请求辞职,称觉得复核的业务有问题,想报警但举报不到。次日早晨小琳发微信给张某某,称爸妈在控制她,请求帮助。
小琳的父母将某银行安徽分行、银行总行和陈某某以侵犯小琳生命健康权为由,将三者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死亡赔偿金20万元、精神损失费8万元。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法院今年1月22日的一审判决书显示,警方的《报警记录》载明,小琳近期因工作压力过大、筹备婚礼等原因,导致情绪不好,无法正常睡眠,2023年11月22日到滨湖医院就诊,23日下午从自己房间窗户跳楼坠亡。小琳自杀导致死亡,被告安徽分行对其死亡结果不存在过错,但为了安抚小琳家属,法院判处单位出于人道主义给付抚慰金28万元,驳回刘女士其他诉求。
对于判决,小琳的母亲表示将上诉。
【蓝白快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个体的心理压力的增大,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一些在过往看来普通的职场争议与矛盾,无意中就可能逐步升级、激化,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本事件中虽然判决认定单位并无过错,但是判定承担人道主义的责任。所以,用人单位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是一个越来越现实和紧迫的管理需求。
首先,从事件脉络来看,涉事员工因筹备婚礼请假与上级产生矛盾,后续因工作安排调整、面谈沟通等管理措施,矛盾进一步激化。结合报警记录、聊天记录等材料,显示该员工此前已有心理问题的端倪,而用人单位并未能及时觉察异常。用人单位坚持规范的管理流程并非过错,但是对于异常情况的反馈以及管理灵活性也是用人单位值得加强的。
其次,从事后责任划分的角度看,用人单位需重视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证据留存与流程合规性。本案在请假审批、岗位调整、面谈沟通等环节,证据保存完整,证明了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令法院最终认定用人单位无过错。因此管理留痕与证据意识是很多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一课(欢迎来“蓝白法商学院”获取相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