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再谈996:越自由,越加班

一、权利来自抗争
1886年5月1日清晨,薄雾笼罩着芝加哥的城镇。昨晚还机器轰鸣的厂房内唯余狗吠,高耸的烟囱中没有如常冒出黑烟。此刻,一位名叫帕森的男子携妻带子、手举标语立于密歇根大道前,他是“国际劳动者协会”的创始人。旭日初升,他的身后汇集起越来越多的人群。没有鼎沸的喧嚣,这场载入人类史册的示威游行静静拉开了大幕。高傲强势的资本家们此前从未预料到密歇根大道仅是一个起点,声势浩大的游行延伸到纽约、底特律、密尔沃基,最终全美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美国主要工业部门尽数瘫痪,火车静卧于铁轨之上,商店里鸦雀无声,与仓库相伴的只剩封条。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却在资本家的无视下沦为一纸空文。1886年的五一罢工在付出了干草集市血案的代价后得到国际工人特别是欧洲工人的同情和支持,最终迫使美国资产阶级作了让步:当年美国有18.5万人争得了八小时工作日;顽固企业也不得不把每天劳动时间缩短到九小时至十小时。
三年后,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时间行至1918年,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诞生。
一百多年过去了,随着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八小时工作制已无悬念,而“996”近来却成为了中国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996工作制”这一互联网公司之间存在多年的惯例近来引爆舆论。从杭州电商公司有赞年会宣布公司实行996工作制,到京东员工爆出公司内部将实行995工作制,马云“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这一言论又将针对996工作制的讨论推向高潮,更引起路透社、BBC等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声:“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超长加班、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是不被认可的。”
二、996工作制与劳动法
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公司高层在年会上直接宣布将实行996工作制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996工作制本身并不必然违反《劳动法》,要在不同工时制度之下分别探讨。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在标准工时制之下996工作制显然违法。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因此在标准工时制下, 如果安排员工执行“996工作制”,假设午饭和晚饭各有一小时休息时间,则每日实际工作时间10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 要比44小时限额多出16小时的工作时间;同时,超出每日8小时的延长工作时间,明显违反了《劳动法》中每月不超36小时的规定。
而且标准工时制下员工加班企业应当支付加班费。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可由企业首先安排调休,不能调休的才需要支付加班费。
显然,所谓的“996工作制”既没有遵守工时的劳动法规定,也没有遵守加班费支付的劳动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