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遭老板公开谩骂侮辱 “炒公司鱿鱼”并获补偿

【2023.7.13 来源于:南京日报】
员工遭老板公开谩骂侮辱“炒公司鱿鱼”并获补偿
法院:严重贬损劳动者人格视为未依合同提供劳动条件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源源
通讯员 高远
在奶茶店工作了4年多成为店长,但因为工作调动主动询问了老板底薪的问题,没想到遭到老板在微信群中公开谩骂。南京一名劳动者起诉维权,讨要工资和经济补偿。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劳动者的身心舒适安全属于劳动环境的重要内容,受到法律保护。
2017年,21岁的小李入职一家奶茶店工作,在职期间,小李工作努力升任店长。2021年10月底,小李所在的店铺被关闭,小李被老板张某调至其他店工作。
面对工作调整,11月初,小李在微信群里向老板咨询调整岗位之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职务薪酬等各项问题,没想到张某在微信群中连续辱骂、人身攻击、贬低小李。小李起诉时提供给法院的聊天记录显示,5分钟内,老板在群里发送了多条信息,每一条都含有对小李的辱骂内容,此前,两人私下的聊天中,老板也有针对小李“压根不是人”“听不懂人话”“脑子不好”“你这是什么!上坟啊!”等诸多谩骂内容。几天后,老板组织员工开会,以小李在工作群中询问个人薪资等违反《伙伴手册》规定为由,将小李降为实习服务员。
几天后,小李向公司发出律师函,表示因老板私自对自己降岗降薪、不足额缴纳社保及支付工资、擅自变更工作地点及薪资待遇、公然在微信群辱骂侵犯人格权等违法行为,决定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小李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逾五个工作日未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小李于法定期限内直接向秦淮区人民法院起诉。
被告辩称,因原址奶茶店经营不善,小李主动要求去其他门店工作,公司在保留其原职位、待遇的情况下同意了调岗申请。小李在工作群中询问薪资,泄露工资隐私,违反《伙伴手册》中保密制度的意见,刻意制造矛盾,严重扰乱了其他店员工作。
小李在工作群中询问薪资是否违反约定?老板对小李的谩骂行为是否要付出代价?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李面临工作被调整,询问自身工资待遇情况,属于情理中的处理方式,并无不当,而且各岗位的详细工资结构是公开的,张贴在店铺内,小李的询问并没有违反《伙伴手册》内容。
另外,老板张某在工作群中对原告多次加以辱骂、人身攻击的行为有辱劳动者人格尊严,实际已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工资差额并根据原告工作年限,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判决现已生效。
该案承办法官、秦淮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陈君君表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构建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可以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对劳动者行使一定的用工自主权,劳动者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但劳动者人格权同样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我国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均对保护劳动者人格权作出明确规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不容践踏,任何侵害劳动者人格尊严的行为都应当被禁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案中,用人单位负责人在微信群以侮辱、谩骂的方式严重贬损劳动者人格尊严,导致劳动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遭到严重破坏。劳动环境不仅应当包含对劳动者职业安全、人身安全的保护,其权利内涵也应延伸至劳动者生理与心理的舒适安全,例如愉悦的工作环境、防止性骚扰等内容。”陈君君说,小李提供的诸多证据显示,老板张某多次强烈对其谩骂侮辱,存在严重贬损劳动者人格尊严的行为,应当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文中小李、张某系化姓)
【蓝白快评】
随着职场环境中不断产生新的内容,如职场霸凌、职场PUA、职场骚扰等现象,本案法官对“劳动环境”进行扩张解释,认为权利内涵应当延伸至劳动者生理与心理舒适安全,进而认定其老板在微信群里辱骂员工的行为构成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关于“劳动条件”的具体内涵,现行法律法规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理论上确有狭义说与广义说之分。广义说认为“劳动条件”是影响劳动关系存在、发展的所有外部因素。劳动条件应包含制度条件(劳动时间、人事制度等)、物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设施)、精神条件(企业文化、文娱活动等)与环境条件(生产环境和办公环境等)等。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福利待遇、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都可以看作是劳动条件。狭义说则认为,劳动条件仅仅是指有关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条件。包括劳动者借以实现其劳动的物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条件,包括生产资料。主要是指劳动环境差、没有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甚至有危及职工生命健康等因素的存在等,侵害了劳动者正当合法的劳动权益,是最低程度保护劳动者的法益。
在现有司法实务认定中,不仅从劳动安全健康角度作有利于劳动者的认定,还对劳动条件认定不局限于劳动安全健康角度,将用人单位变更工作岗位和薪资、变更工作地点、业务量减少待遇降低、封锁劳动者业务账号等因素均有认定为未提供劳动条件的案例。入伏季到来,天热注意降降火气,尤其注意在日常管理中和员工沟通时不能出现辱骂性或有损人格的言论。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