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公司发文“向讹诈公司的卑劣人员宣战”

【2023.03.10 来源于:上游新闻】
近日,一份《关于向讹诈公司的卑劣人员宣战的通知》的红头文件在网上热传,引发网友关注。
3月10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拨打位于山东德州市的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商登记预留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文件属实,但拒绝采访要求。德州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科表示:”此文件属于公司内部规定,如果该公司实施了侵害原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可向相关职能部门举报。”
上游新闻记者在这份文件上看到,该文件系2023年1号文,落款为山东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文件称“对利用非法手段,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索要不当利益的宵小鼠辈,本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调解,将依法依规坚决予以迎头痛击。”“各板块单位人资部门都要增加‘卑劣人员从业跟踪岗’,专人负责。未来5年内,无论其逃窜几家企业,轮换几种行业,都要以集团名义发函,将其卑劣行径正告所在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及人资、财务部门……其鼠窜到哪里,我们就把函发到哪里!务必使其无所遁形,人人喊打,身败名裂,自食其果。”
该公司所发文件是否属实?3月10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致电注册地在山东德州市的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求证。在听记者描述完文件的内容后,接电话的男士表示,文件属实,随后以电话信号不好为由挂断了电话。随后,记者多次拨打上述电话,截至发稿前,电话没有人接听。
此后,山东省德州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科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这是公司内部文件,现在看不出有涉嫌违法的行为。如果该公司按照这份文件内容实施了相关举措,损害到了劳动者的相关权益,受害者可凭掌握到的相关证据向当地监察部门举报。”
【蓝白快评】
山东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该内部文件,使用了“讹诈”“卑劣人员”“宵小鼠辈”等“火药味十足”的词语,一方面,体现出公司对部分“维权”劳动者的不堪其扰与无可奈何,一方面,过于激烈的侮辱性言辞以及“卑劣人员从业跟踪岗”的举措,也会存在较大争议。
近些年,职场中确实存在一些员工进行“碰瓷式”维权的现象,用人单位首先可以通过背景调查、行业黑名单、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方式查询员工的背景和“案底”,进行防范应对。同时,用人单位也应练好内功,依法用工,规范管理,不给职业碰瓷人谋取利益的可乘之机。如果确实遭到劳动仲裁,可以及时与律师沟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于这类职业碰瓷人,仲裁委、法院也会结合案情和碰瓷人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对于劳动纠纷频发乱象,企业有所警惕,希望加强管理,当然无可厚非,但首要在于自我反省、依法加强管理,加强管理不等于可以任性行事,更不意味着能无视员工的合法权利。劳动纠纷中,员工的维权行为究竟合不合法,存不存在诈骗嫌疑,应当依照明确的法律标准由仲裁委、法院来认定,不能随意定性、涂抹、歪曲,而不能一棒子将“仲裁、诉讼”认定为“非法手段”“获取不当利益”,将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扭曲为“卑劣行径”。
同时,向员工就业的公司发函告知其提起劳动争议的背景,如向员工现就业单位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存在误导,或者发函的内容称员工“讹诈”或“卑劣”,还将构成名誉侵权,存在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