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2.6.7来源于:人社部】
6月7日,人社部发布了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就业方面,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持续回升。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2.9%,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8.0%。
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的情况不断扩大,2021年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56,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52。
此外,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顺利实施。2021年全年举办30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颁布智能制造等10个数字技术类国家职业标准,加快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深入实施,全年选拔培养400名新疆特培学员和120名西藏特培学员,组织4期赴新疆、西藏特培专家服务团活动。
统计公报显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十亿人。
2021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28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07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5793亿元,基金支出60197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3970亿元,其中,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46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632亿元。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2021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875万人。年末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61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1242亿元。而在2020年末,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有10.5万户,参加职工2718万人。
在失业保险方面,2021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29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8万人。在2021年,失业保险全年发放稳岗返还惠及职工9234万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惠及职工179万人。
工伤保险方面,2021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82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23万人。全国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为99%。
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社保卡已覆盖95.7%的人口,提供的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
【蓝白快评】
人社部此次发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人社帮扶、行风和基础建设六个方面揭示了2021年全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情况;根据统计公报显示数据,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供求总体保持平衡,社会保险覆盖率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根据财政部《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4734.74亿元,为预算的106.2%,增长24.9%。其中,保险费收入66816.64亿元,增长35.7%,主要是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2020年底到期后恢复征收;财政补贴收入23248亿元,增长10.6%。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7876.29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增长12.1%。当年收支结余6858.4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01395.09亿元。
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446.44亿元,为预算的93.3%;支出1429.7亿元,完成预算的90.5%。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地方上缴9303.62亿元,中央拨付9294.52亿元(缴拨差额9.1亿元,主要是收支列入中央预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地方调剂,以及分配调剂资金利息)。考虑该因素后,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25.84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03.24亿元。
从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可见,目前社保方面仍存在社保支出及收入倒挂的现象;同时,地区结构性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区仍依赖于中央统筹调节,财政压力较大,从今年疫情期间出台的各类企业帮扶措施鲜少有见社保减免的相关政策文件亦可见一斑。从长远来看,后续还是需要着力解决个人养老问题,进一步发展第二、第三层级的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