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腾讯应届生怒怼“过度加班”,业务负责人回应:尽快优化调整

2022-02-07

【2022.1.26 来源于:澎湃新闻

一位腾讯应届生因加班时间过长在公司大群怒怼管理层上了微博热搜。

1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1月25日,在腾讯的部门大群内,一位应届生员工公开质疑公司高管只为赶项目进度,忽视员工健康进行不合理的高强度加班。

此前,腾讯企业微信产品部在部门群内公布“突破自我奖”名单,在某项评语中,提到为了内测项目上线,有员工连续20多个小时并行设计和开发,在企业微信和微信客服官网4.0项目中,持续1周高强度完成超过200项产品和设计走查修改。

此项评语一经发出,引发上述应届员工的强烈不满:“内测延期一天,企业微信是不是马上就会倒闭?官网延迟一天上线,客户是不是就马上跑到钉钉飞书那去?是不是非得让开发人员加这 20 多个小时的班,才能让这个版本满你们的意?你们做任务排期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考虑过手下人的死活?”

他表示,希望员工在被迫加班的时候,希望能思考一下付出健康的代价。“用一个又一个20多小时的高强度加班,换来一个所谓的‘业务突破奖’,一个玻璃制奖杯,一份几千块钱的激励。”

随后,该员工公开表示要离职。“希望各方不要卡我的审批,免得妨碍我过年。”该言论一经发出,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传播。

该员工撰写的《关于声讨加班事件的说明》中提到,他公开在群内发言,是希望让领导层看到一线员工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认识到高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加班问题已经不是特有的、偶发的现象,而已经成为普遍的、持续的现象。“让领导层重视过度加班问题,并持续向下传达反过度加班的信号,让一线员工放心下班、安心生活、高效工作。”

据该员工提供的聊天记录,目前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加班现象依旧十分明显。

此后,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在腾讯内部论坛上,对此事做出回应。

黄铁鸣表示,认可这位同学敢于直言问题的态度。持续、高强度的急行军是不持久的,也势必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健康。“从部门的管理者的角度,我的态度是,绝不会仅仅是根据大家的工作时长就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好坏或者绩效排名,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他提到,要从三个角度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1、及时做好规划。同步优化产品迭代开发的规划与节奏,以及其它相关的流程、机制,尽量避免让大家在短期内高强度的工作。

2、健康合理工作时间。团队内部、跨团队合作,结合协同的必要性,共同商议健康合理的作息时间。

3、明确评价导向。不会让大家因为顾虑到考核排序而“比加班、比谁走得晚”,各团队负责人也要在团队内明确沟通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引导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方式。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直言反馈,督促了我们尽快优化调整。”黄铁鸣称,期待未来用更健康、更持久的方式一起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蓝白快评】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遵守加班相关规定,合理保护劳动者应有的合法权益。而在法律规定之外,大厂加班安排屡次冲上热搜也体现出两点矛盾:首先,如今新兴经济的发展规律的确和现行法律规定间存在一些矛盾,过去对“加班”的定义是按照工业化时代生产线管理来进行的;但像腾讯这种新经济企业中,员工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企业也应该有更加与时俱进的标准来替代过去单纯时间维度的计算。另外,传统的管理手段是否适用于新生代的员工,也需要双方针对彼此的诉求进行考量。无论从法律上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还是实践中企业运行的管理方法,都需要对新时代的需求作出新的思考。【相关内容可以搜索东方卫视2022年1月28日SMGNEWS节目,蓝白律师有专业点评】